
木曾漆器的“时间”:批发商仓库里的发现
不是工匠的人可以谈论漆器吗?
我不是工匠。我从未涂过漆,也从未雕过木。我在木曾的一家漆器批发店工作,每天都对着仓库里那些历史悠久的器皿打发时间。
仓库里存放的物品并非二手货,而是曾经制作过,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售出的器皿。有些是塑料材质的,有些则带有华丽的图案。说实话,并非所有这些物品都堪称“传统工艺的杰作”。
一开始我有点担心,但现在我已经没事了。
批发商介于工匠和消费者之间。他们经营着各种各样的商品,不仅满足工匠的理想和消费者的便利,也满足了各个时代的“需求”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仓库内的多样性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。
有一天,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。
当你拿起在仓库里闲置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漆器时,你会注意到它们的质感与新品截然不同。木制物品的木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淀。漆器会慢慢变硬,光泽也会随之改变。塑料制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质,而木材和漆器则会“成熟”。
通过这项工作,我逐渐明白了,这就是漆器的本质。
工匠的世界精彩纷呈。但或许,经营历史悠久陶器的批发商也扮演着独特的角色。或许,这个角色就是增添了另一位名为“时间”的工匠。
当我从仓库里拿出一件陶器时,我有时会想:这棵树是什么时候被砍伐的?它有多大年纪了?它生长在什么样的森林里?它经过了什么样的工匠的雕琢才来到这里的?
我不是工匠,所以没资格谈论技术层面。然而,作为批发商,我有责任将这些器皿( 它们的生命力)传承给下一个人。它们并非作为完美的艺术品,而是作为历经时间洗礼而诞生的独特之作。
我们非常重视“ 漆器风格”这个词。
重要的不是新品的完美,而是欣赏它参差不齐的外观,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品味。工匠制作,时间滋养,批发商呵护,最终你使用它。我相信木曾漆器真正的丰富之处就在于这条链条。
我不是工匠,也不是技工。我只是个批发商。但我想这正是我看东西的原因。
每当我看到仓库里的陶器时,我都会想:“这些并不是未售出的物品。它们只是在等待轮到自己了。”
店主

